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好看风景 > 正文
    购物车
    0

    睢县北湖陪您共度中秋佳节品鉴生态美景!

    信息发布者:天涯168
    2017-10-06 18:48:21   转载

    一缕清风,一片悠云,一份随意,感受梦里水乡的风姿绰绰;一杯香茗,一窗碎月,一份闲心,细读中原水城的古韵悠悠……。

          走进中原水城睢县,犹如走进一幅秀美画卷,水是流动的诗,湖是镶嵌的画。


    这是一处美丽与生态相得益彰的灵秀胜境,一颗熠熠生辉的绿色明珠。这里充盈着北湖之灵秀,舞动着凤凰之彩练。睢县因城内有一个面积阔达5000亩水面的北湖,而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中原水城”。北湖是东起微山湖,西到西安,沿陇海线两侧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水域面积比北京昆明湖大1000亩,比南京莫愁湖大3倍,是杭州西子湖的一半,相当于台湾日月潭的2/3。


    有专家称,睢县北湖可与杭州西湖、嘉兴南湖、武汉东湖媲美,并称中国“四大名湖”。北湖水质洁净,平均水深2.2米,最大水深3.9米。周边的5个卫星湖与中心湖形成了众星捧月之势,共同构画了中原少有的、梦似江南的水城景观。



    湖如城的明眸,灿灿而活。水之清澈、掬可以饮,照可以为镜,湖底鱼石,历历可数,白鹭水鸟,四处可见。湖中岛屿兀立,似几块翠玉点缀于万顷碧波之中。湖畔花圃,一年四季红艳欲流,苍翠欲滴,垂柳婆娑,碧桃惹欲;湖岸四周,倘若把杆垂钓,会使人怡然忘返,不知今夕何夕;宽阔的湖面上,快艇扬波,画船鹅行,丽人浣纱,健儿游泳,渔歌唱晚,蒲苇青青。各种名贵鸟类来此栖息繁衍,鸣唱喧闹。



    伫立北湖湖畔,可遥想杭州西湖。2000年9月19日上午,杭州西湖使者携西湖之水慕名前来,象是寻回失散的至亲,于观赏北湖之余,啧啧赞叹。即取北湖之水融于西湖之水,两湖遂结为“姐妹湖“。






    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这里相互交融,湖光水韵间,人与自然和谐,绿染水岛增辉,如诗如画,美不胜收。三月里桃柳夹岸,青黛含翠;夏日里荷花映日,莲叶接天;秋夜中月色空蒙,水光潋滟;冬雪后疏影横斜的红梅,更有那烟柳笼纱中的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


    “两岸飞花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这是一座古老拥有精髓的城市,你可以触碰到她历史的弦音。从水城如烟往事中,你能寻觅到众多文人墨客留下的墨迹与屐痕,还会聆听到从这千顷碧波里传出的一些令人心旌摇曳、荡气回肠的故事。


    明崇祯15年,震惊朝野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会同罗汝才、袁时中等三支起义军,百万人马几经血战,攻克了池深城坚的睢州城。所向披靡的李自成曾谋划乘胜北上,攻克开封后在汴建都。他便仿效秦始皇灭六国时“欲倾大树,先剪重枝”的战略,派兵拆除了睢州城墙。睢州的城墙是北宋时所建造,被李自成拆除之前,黄河五年三泛,每泛黄水时都是关闭城门,阻挡黄水泥沙淤积于城门之外,历经数年多次黄水泛滥,形成了睢州城池内低外高的地理环境。



    1642年9月,李自成在进攻开封时,与明军展开了生死的决战,双方都想以水代兵,于是便扒了黄河。明代时期,滔滔的黄河正流经现在民权境内的故道,距睢州仅30华里,黄水狂泻南奔,淹没了李自成拆除城墙后的睢州城。从此,睢州成了一个水下是城、城上是湖的湖泊。湖面呈十分规则的长方形,古人曾形容睢县北湖是“平面无风境来磨,碧玉盘里几砂螺”。

     

    湖心岛襄园


    北湖出土文物


    掬一捧北湖湖水,就流淌着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抓一把北湖泥,能勘探出一座雄伟的古代建筑。


     

    在全国数以万计的大小湖泊中,睢县北湖水源旺盛,从不干涸是实属罕见的,人们由此传说,北湖是地下涌出的龙泉神水,哺育着睢州的一方百姓。如今,北湖和她周边若干个卫星湖一起,构成和展示了风情别样、气韵独特的中原水城景观。

    北湖,思念的湖。

    北湖早先被人们唤作北海子、北大坑,已定格成在外睢县人思念故乡的焦点。牵扯长长乡恋的是湖的影子,多少次在甜蜜的梦里浮现,跋涉的脚步在感到一缕细微的温暖时,那是故乡的湖正用清澈的眼睛注视着漂泊的游子,带着故乡人们水样的忧怨与期盼。北湖是一种无微不至的祝福,坚定着睢县游子前行的信念。


     湖的碧波,湖的浩淼,湖的秀色,湖的大度,让人宠辱皆忘。在月圆或者月缺的夜晚,怀想那夏风摇曳的粼粼波光,还有湖边那动人心弦的蛙声蝉鸣,内心里久久回荡着一种温柔的情愫。孩提时芦苇荡里捉迷藏、打水仗,捉鱼虾、打水漂,以及成长岁月中的悸动、梦呓与沉思,都沉淀在了湖的生命过程里面。


    在睢县,谁家添了客人,招待客人的“第一道菜”,往往是主人领他到湖边走一走;连年轻人结婚,也都要穿上结婚礼服到这里拍一张百年好合照。北湖成了睢县人心目中最为圣洁的地方。


     来到北湖,会产生一种回到心灵家园的感觉。凝视青岛碧水,群鸟腾飞,一任思绪在绿水浮萍间漫游,慢慢去体会生命的存在,生命的饱满。这时,你会深切地感受到,灵魂放假了,生命得到一页页阅读,精神不再疲软。乘上汽艇,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身后留下一串串激流勇进的浪花,让人体会到生命的豪迈。穿上泳装,套上救生圈,投身绿色的湖水中,湖水和心灵相互抚慰,相互倾诉心中的感受。

    那一湖微波,荡漾着心情,亦是诗情。鸟的啁啾,虫的吟唱,叶的微语,随风弥散,萦绕多少梦思!水浪欢悦的轻歌和湖面莹润的闪光充满诱惑,像追忆流逝的韶华。

    水城之美,美在自然。

    远离城市的喧嚣、拥塞与杂沓,踏入中原水城——睢县,就仿佛走进了一座生机勃勃的自然园林;她的湖光水韵和人文景观,尤如一条开阔的长廊,向人们展示着她的昨天和今天,她的纯朴和热情,她的追求和心愿………


    人是画中的人,岛与湖是画中的景,那心灵的悸动就是画中的情。移步换景,两岸徐徐舒展着隽美的山水立体画卷,古典的诗意美跃然湖光山水之上,引人神往。



    近年来,睢县抢抓“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精心打造中原生态文化名城,北湖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标准,水下生物链得到健康发展,成为众多珍稀野生鸟类在中原地区的主要越冬场所,也是候鸟迁徙停歇的重要“驿站”。全县空气质量优良指数、人均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均居全省前列,被评为2017百佳深呼吸小城、中国长寿之乡和中国健康宜居小城。



    每年都有数千只从南方飞来的白天鹅、野鸭、雁鸥、白鹭等珍稀鸟类翔集北湖景区,它们在湖面上或嬉戏追逐,或曲颈小憩,或引吭高歌,或凌空翱翔,实为平原地区一大自然景观。



    流翠溅玉,鱼跃鸟飞,让人目不暇接。



    这里的草木、湖水、阳光、空气和云雾构成一道道清新自然的风景,像一杯洗涤风尘的甘霖,与尘世隔绝自然本朴的魅力,营造着生命的真实。



    漫步环湖林间小道,静幽中听鸟语呢喃。


    北湖,文化之湖。

    走进中原水城睢县,品读雅致灵动的文化氤氲。让你饱览迤逦多姿的自然风光之际,聊发思古之幽情。



    文是北湖之韵。北湖,拥有着厚重的历史,浓厚的人文资源。这个城市的过往,氤氲着荣耀、浪漫和神奇。

     


    圣人贤达、名流雅士荟萃的睢县,数不胜数的风流人物佳话,为这座城市留下的名胜古迹俯拾皆是。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来睢县考察后有感而发题词:“中原水城 厚重睢县”。



    北湖景区历史文化遗迹众多,最著名的有“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陵墓、宋襄公望母台、甘菊泉、桃花洞等。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率兵与楚军战于泓水,因伤重不治死在睢州,葬于此。现在的湖心岛上依然立着宋襄公的坟墓,史称襄陵。

     


    湖东北部的小岛名为驼岗,因形似驼驼饮水,故又名骆驼岭。岗上青草绿树,荫翳蔽日,苍翠宜人,莺歌燕舞。上有望母台、桃花洞、甘菊泉,每至秋天,泉中漂出片片菊花,其水凛冽甘甜,其味幽香沁肺。



    春秋时,宋国宋襄公在驼岗上筑望母台,其母卫夫人写下了“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的怀乡诗句,被孔子收入《诗经》。



    西汉时这里“善织锦者围池而居”故名。《汉书》云:天子、公侯、九卿以下之朝服“皆织成,陈留襄邑献之”。还云:“襄邑有服官”。所以后人作赋赞曰“锦绣襄邑”。





    有“小蓬莱”之称的袁家山。它是明代兵部侍郎袁可立所建。内有吕祖庙;八卦亭屹立山巅,是观光的好去处。



    在山庙之侧立有“宝墨亭”。大文豪苏东坡谪去岭南,路过襄邑,信宿乾明寺,写下《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后人刻赋于石,覆以亭。




    汤文正公祠是为纪念清初“三代帝王师、天下文官祖”的理学大师汤斌而修建,斗拱飞檐之上托举着一代清官治国平天下的赤胆忠心,又名汤恭人旌烈祠。据传,走到这里,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对“帝王之师”的尊崇。



    东关清真寺始建于元朝中期,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整个建筑群体多是三层脊背,蓝砖绿瓦,雕梁画栋,飞檐花壁,红木花雕,前出后包,四角八挑,雄伟壮观。



    寺内有皂角树一棵,胸围2.6米,高18米,据鉴定已有500余年的树龄。南厢房在睢杞战役时,粟裕将军曾在此设指挥部。



    无忧寺塔。建于唐朝,构思巧妙,超凡脱俗如一位温柔娴静的少女,岁月的残缺依然不减大唐风韵的高贵典雅。



    圣寿寺塔。始建于北宋,已历千余年,像一位笑傲江湖的侠士,饱经千年风雨,仍雄风犹在。



    中原水城的人文景观,为北湖增辉添色,使北湖更具名湖气质,更具诱人风采。

    走进中原水城睢县,聆听历史钟声的激越回响......。

    为什么睢县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这里是一方热土,是一方洒满革命先烈鲜血的热土。



    解放战争著名的睢杞战役在这里打响,共和国一代名将-----粟裕,跃马扬鞭的英姿,永远定格在这片热土之上。



    历史,便牢牢地记住了这片留下伟人足迹、洒满英雄鲜血的热土,记住了这位为中国革命披肝沥胆、血洒疆场的共和国将军的名字——粟裕,也记住了一个英雄的地名——睢县。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在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将军的指挥下,在睢县、杞县地区对国民党军队发起了一场运动歼灭战,史称“睢杞战役。






    此役解放军共歼灭区寿年兵团大部、黄伯韬兵团和邱清泉兵团各一部共近5万人,生擒国民党军兵团司令中将区寿年和七十五师师长中将沈澄年,成为粟裕将军军事生涯的恢宏手笔。



    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一文中,对豫东(睢杞)战役作了高度评价,他在西柏坡接见华野特种兵纵队司令员陈锐霆说,解放战争好像爬山,现在我们已经过了山的坳子,吃力的爬坡阶段已经过去了。



    睢杞战役是粟裕高超军事指挥艺术的体现,粟裕称豫东(睢杞)战役为他一生中所经历的“最复杂、最剧烈、最艰苦的战役之一”。



    粟裕将军心系睢县老区人民,心系无数流血牺牲的革命先烈。1984年2月5日,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遗嘱,将自己的骨灰撒在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与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们在一起,其中就包括淮海战役主战场徐州和睢杞战役的主战场睢县。



    走进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睢杞战役纪念馆,令人神往、令人庄重、令人激奋。在这座雄伟的睢杞战役纪念碑上,由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华野副司令员、一纵司令员、政委叶飞在一九八三年七月题写的“睢杞战役英灵永垂千古”十个大字在阳光下灼灼生辉,折射出睢县这片革命热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粟裕将军逝世以后,他的夫人楚青向党中央、中央军委转达了将军生前的遗愿。党中央、中央顾问委员会、中央军委高度评价粟裕的高尚情操,批准按粟裕同志遗愿将骨灰撒放东南八省、市,撒放地点共二十处。在一九八四年五月三十日下午三时,粟裕的部分骨灰撒放在睢县睢杞战役烈士陵园内纪念碑与公墓之间的中心花园之中。



    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亲笔题词的粟裕将军骨灰安放纪念碑。



    将军的骨灰永远在睢县这片革命的热土上茁壮着百花的烂漫,松柏的长青。




    纪念碑下的松林中,无名烈士墓安葬着在睢杞战役中牺牲的将士们。当年战争的硝烟早已化为灿烂云霞。








    睢杞战役事迹陈列馆的实物构成了睢县那荡涤开来的精神灵光, 深深地烙在了历史文化的精髓中。英雄的故事星辰耀空, 英雄的壮举感天泣地。



    2017年9月30日,睢县在睢杞战役烈士陵园举行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



    先烈已去,后者追怀;英气长存,薪火相传。



    总有一种激情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铭记在心……。

    红色旅游就是这样的精神财富。它具有感人肺腑、催人向上的伟大力量,具有超越时空、经久不衰的永恒魅力。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